而超級電容的容量,則可以采用恒流放電法、放電能量法和時間常數法等進行測試。恒流放電法是指搭建恒流放電裝置,先將電容在額定電壓下充電并保持 30 分鐘, 后通過式1進行電壓和電流測量記載并進行運算的方式得到容值。放電能量法在實施時也是先將電容在額定電壓下充電并保持足夠時間,后通過恒阻放電,期間不斷采集電路所消耗的功率,將這些功率數值對時間進行積分就是該時間段內電容所存儲的能量,后可參考式2將功率以計算數值代入,也可大致求得容值大小。 時間常數法則是通過測量充電時間常數或放電時間常數的方法計算容值。不難看出, 在實驗裝置及過程要求等方面,恒流放電法較為簡易。
超級電容常見應用電路簡介及性能比較
在實際使用時,由于出廠超級電容的容量、漏電流、ESR 的不統一,導致超級電容在串并聯使用時需做均壓均流處理。 超級電容并聯一般是為了達到提高儲能的作用,相同電壓充電時容值可以不同,但要注意各個電容之間的電流平衡問題以及相互隔離,可以考慮采用二極管等元件搭建電路避免由于放電后電勢差產生的相互反向充電。
在實際中使用更多是將超級電容以串聯形式進行組合以提高端電壓, 但超級電容的串聯需要考慮電壓均衡, 常見的均衡方案可分為能耗型和回饋型兩類。現將這些方案優缺點進行羅列對比,見表1 。
雖然能耗型均壓方案有一定的能量損耗,但鑒于其簡單和低成本的特點,在許多簡單控制領域得到了廣泛使用。現提供一個基于能耗型均衡方案的具體設計案例供參考借鑒,本電路已在實際產品中得以運用,見圖 1。
實際電路中,超級電容1和超級電容2為兩個標稱1.5F、耐壓2.7V的超級電容。超級電容通過受控電源進行恒壓充電。該設計借鑒開關電阻均衡法的原理,通過電壓監測單元 監測電容兩端的電壓變化,同時輸出對應電平控制后端MOS 管打開或關閉,從而控制電阻網絡對電容進行放電或充電。 此外,本方案具備電容擊穿防護功能,若超級電容工作中發生擊穿傾向,可通過電流采集和放大電路控制 MOS 管來關閉受控電源,有效保護電容和電路。該均衡電路不僅電路簡單,而且可靠性高,可在小功率充放電控制電路中借鑒采用。